关于本篇与经验贴 不写鸡汤,不写心路历程 经验贴里最有用的其实就三种东西:第一,怎么学专业课,第二,院校信息专业课资料,第三,关于择校。而实际上择校是最重要的 我的博客 我想了想,放在博客上合适的文章都放上来了,各种题目和解题笔记想了想还是不放了,感觉不合适 我初试就看的这么多内容,知识要点我都写出来了 可以按栏目找找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自己 370+ 关于不写的东西 不写数学和英语,这两门,没到平均分,不敢误人子弟,请借鉴别的学长学姐的经验 不看视频,所以视频没有推荐 核心目录 关于专业课目前这个阶段的准备 关于专业课 一个120+的卷面大概长什么样 关于分数 关于政治 关于跨考 关于双非考研 复试复盘 关于复习策略 实用软件 实用硬件 关于书籍 不必要的书籍 关于复试 关于专业课目前这个阶段的准备 目前按408准备,倡导全国高校换统考卷是教育部红头文件。所以去年一大批学校已经换了408。至于nju换不换,不知道,不过没啥所谓。因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和842共同的课。而且买书我们也是买王道的书 软工这个课9月开始绰绰有余 选408你几乎可以在十月份换考任何一所高校,可选性很大。往下,可以扔了其他三门找单数据结构的,扔一门组原换个川大。要是膨胀了,往上选,也能直接考浙大。平行选,那就组原扔了换一门软工,842。 关于专业课 120+ 考场上把3个对的OS题改错了,总感觉自己错过了130。。。啰嗦一句吧,上考场,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比临时瞎分析好用 如果还考842,你不喜欢背书的话,那就别选。。。不要折磨自己,事实上身边折磨自己的分也都不高 软工这个课,说实话,像我这样有工作项目经验的,非常好懂,而且这门课会觉得很实用。很多问题是只有拥有了多人开发经验,才能体会的很深的 对开发经验不足的同学来说,软工这个课可能会比较天书 知识点我个人博客有很详细的总结。看这些加上流传的那个初试大礼包,就够了 我所有知识点反反复复是完整背了三遍。注意,是“能完整复述”,所以难背的知识点背了十遍以上 怎么复习专业课 软工么,多总结笔记,需要背的地方按文科思路学。总结完成后,每天迭代。加入背诵tips,修改原有内容,加粗关键字等,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列一个知识点清单目录,每天不停对着知识点背诵 数据结构平心而论,横向比各学校,算是送分题了 算法题优先级别:ppt>leetcode剑指offer>leetcode一些简单到中等难度的题>王道(按往年的情况来说,王道的算法题对于842来说还是过难了,自己权衡) 操作系统:这门课大题相当常规,选择题喜欢考nju本科的知识点。个人建议,不必强求。多级反馈队列那里比较特别,得看懂。PV操作多看看ppt,基本是例题来回考 计算机网络:非常常规,一般只有一个(相对)冷门的知识点,但不至于偏。正常复习就行 一个120+的卷面长什么样(其实你要是OS选择题做的比我好,你可以认为这是130分的卷面,我OS选择题错了3个) 例如:比较OSPF与RIP。 我的思路:概念定义,适用性,缺点与优点。四个维度分别论述 OSPF: IGP的一种,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 LSA(链路状态通告)来在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交换网络拓扑信息 基本特点: 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使用洪泛法 发送的信息是与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只有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OSPF是网络层协议,直接用IP数据报发送 能适用于规模很大的自治系统中 全网范围内是一致的 灵活 多路径间的负载平衡 子网划分与CIDR 虽然能算出完整的最优路径,但路由表中不会存储完整路径。只存储“下一跳” 能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更小的范围 RIP IGP的一种。应用层协议,传输层使用UDP 使用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1 一条路径最多15个路由器。距离16不可达 特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是当前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选择最小跳数路由 缺点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开销大,交换的是完整的路由表 慢收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路由器 我的卷面大概就是这样的。对于概念的论述应该算是清楚明晰。所以我不觉得90多,100多分的同学说压分很合理。因为我每一个论述题的清晰程度都如此,120分挺平常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花掉了我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整理与学习。而扣掉的分我心里也有数,大概就这么多。这两个协议,我完整记住这些内容大概用了一个星期。(你不信可以试试,完整的,就这两个计算机网络里的协议,每一个小点都记住你需要多久) 什么叫记住呢,就是这一个知识点,我在当天完全没有看过书的前提下,还能完整复述出来,我才认为自己是初步记住了(这一步我估摸会花掉80%时间吧) 只有一个知识点我能连续三次完整复述出来,我才认为我记住了。所以这个过程最少要花4天 第一天你开始记。然后连续三天能完整复述,才算是记住。加起来一共4天 这样的必须记住的知识点有几十个,当然是有优先级顺序的,但即便是最重要的那几十个,全部记住,要多久呢? 当然你们会听到有人鼓吹842挺简单。确实看题是不难,但一个5分的概念题,说简单是你啥也不看,拿0分很难,拿一两分简单。但如果要拿5分呢?你每个题都和高分的同学差2,3分,最后是不是就差20分了 还是那句最土但最实在的话,你行你上呗。反正他行与不行,与我何干呢,与你又何干? 初试群大把人大放厥词,考完你看看吧,复试群这些人我一个都没见到 关于分数 前140名的平均分大概是69+78+115+109,372。 70分政治的选择题基准分大概是45分左右,英语78客观题60分基本平常就扣个1,2分 数学就别给自己估分了,一点用没有。数学的题型你基本能在各种辅导书里见过,然后做真题,只会让你有种好像随便130的错觉 个人建议正常的进度是到招生简章出来(9月中)的时候,历年真题已经做完了。有个2020年的模拟分数,大概也知道自己能报哪里。虽说模拟分没什么用,但对认识自己的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初试不过是第一关。没考的同学可能没概念,其实即便上了线,复试的忧虑程度比初试大的多 初试考虑的真的很少,就是这么四场考试,多拿分就行 复试,没项目,英语不行,整体知识面不行,或者跨考,就是实打实的吃亏。按照nju的总成绩算法,初试不考好一点,怎么弥补这个gap呢?多考几分不会吃亏的 关于政治 政治在数学专业课差不多了以后,非常值得投入一些精力来学习 10天每天半小时,比一天5小时有用 今年大家普遍都是70分起步的。身边认真刷题的,选择题都是46~49分 选择题部分,个人的体会是,1000题的基础打好,后期刷模拟卷,两星期左右能把自己的选择题水平刷到45以上 我说的前期指的是模拟卷开始出之前叫前期,后期指的是各种老师出的模拟卷出来之后 主观题不用费太多心思,以肖4与肖8的主观题为模板就行 主观题千万别一字不落地背,某大佬一字不落全背,选择题45,总分才65。。。真全背肖4是没有好分数的。核心句+自己写一些小作文的模式比较好 主观题背思想,背逻辑,然后自己写。都是大学生了,起码的写作文的文字水平总该有的吧 每天拿个半小时刷刷选择题就行了 小白考研公众号有刷题软件。1000题和各类模拟卷都有,花几十块钱,买完了肯定会觉得血赚。所以你可以蹲坑/吃饭/休息等不是特别认真看书的时候随便看看,反正基本上不占用什么时间 前期(各种老师的模拟卷出来前)刷刷1000题,刷刷徐涛优题库之类的都行。三遍。留个印象,后期考前抽一两天看看就行。 后期将所有老师的模拟题刷掉。这个我是几十块钱买了小白考研的全套PDF,反正就俩字:超值。(利益无关,确实做的好) 知识点能记住就记,记不住,刷多了题感很好。正确率很高,尤其是多选题 我感觉刷政治题真的挺开心的,学累了刷半小时,回去再看专业课数学更好 关于跨考 纯跨考的话,复试的数据库和上机对跨考来说肯定比初试难。如果没啥基础,考完就赶紧准备复试 个人并不建议你“零基础”跨考。就是编程语言没有系统学过,或者计算机类课程一门也没学过。不排除你天赋过人,但是这个总体概率太小 关于双非考研 不管哪个学校,老师都比你想的开明的多。老师要是看不上,那还是自己的问题比较大 自身普遍还是有一定不足的。如果在校期间自己不多努力一点,会在项目,coding能力,论文,科研等方面全面落后 考上了不会一夜麻雀变凤凰, 一定要继续努力,不断努力 所有985的复试细则我都看过,至少从规则上来讲,找不到任何一个比nju软院对双非以及跨考更友好的学校了 复试复盘 今年复试分三大块,专业面,英语面,政治面 今年情况特殊,如果今年年底疫情结束,建议21的同学按19年的复试形式准备 专业面是抽题+问答形式 抽题可能每个人不一样,不同组也不一样。我抽了三个题,有的人可能比我多,或者比我难的 有的组不会可以换题,有的不行(但这种论述我个人觉得不算是客观,因为题的难度不一样,如果抽了个老师觉得简单的,但你不会,不允许你换也可以理解) 抽题范围是842+数据库+Java+cpp。选择题或论述题,选择题会要求你讲这个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还有你为什么选这个 问答题今年主要应该就是问项目,目测没有项目的都吃亏。没有项目的怎么问不太清楚,复试群里没有无项目的复试内容的 英语面,朗读文献+summary 政治面。初试范围的政治题,填空选择+论述。但明年估计没有了,这个感觉纯粹拿来凑分的 具体什么题就不透露了,不给自己惹麻烦。但我抽到的题,就是你好好准备了肯定能会的 关于复习策略 优先补最短板。初试就是拿分,什么分值钱拿什么 别在考研群浪费时间,没有合适的研友宁愿别找 实用软件 印象笔记。上次看一个清华研究生写的学习方法给安利的,改了我20年不做笔记的习惯。我觉得今年考的还行,70%的功劳要给它 网易云没用过,不评价。但是做笔记是个好习惯 DeepL。翻译软件,优于谷歌 实用硬件 百乐V5 三菱UM-100 打印机或淘宝打印 关于书籍 王道的DS+OS+网络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 操作系统一定要看原版教材,好好整理笔记,理解概念 软件开发的技术基础 肖秀荣大礼包 不必要的书籍(你把前面的看完了,闲的无聊求心安再买这个) 指定的DS教材 指定的网络教材 黑皮的软件工程 关于复试 初试分高就是优势 前140名最低是353分 总体复试分差不算大,今年逆袭的很少,有个学弟跟我说数了数是6个(353分以下的) 你们想象不到340~350的同学有多焦虑 360~370的同学一样很焦虑,没有别人想的稳与不稳,真到了复试,心里只有焦虑 初试和复试不是一个量级。初试的范围不过如此,复试能问的维度,我自己另一篇文章总结过,有15个维度 至少奔着平均分考。真的考个擦线分数,第一是根本没心情复习,到底是复习,调剂,二战,还是工作?很迷茫;第二,南大这复试规则,初试考的好,就是实打实比别人多几十分,反正不管是初始努力点,还是复试你比别人强点,你总要在一个阶段很努力的;第三,擦线会天天给人带节奏 说实话,我考个370+的,自己知道分数后就是安安心心复习。任凭考研群里谣言再多,一群人在那吵架,我不受影响。但擦线的同学呢? 录取分数线。今年很多人奔着前年的分数线330考。前年确实330的分数线,但如果对着录取名单好好看看,360分段的人刷了几个,330分数段的人刷了几个。按比例来说,前者是10%,后者是90% 2019年录取平均分是370分,总有人看着330分。330的淘汰率是90%,按比例来算跟初试考个360+是一个难度。如何认为自己初试在10:1的竞争下都没考到360,在复试10:1的时候自己就能脱颖而出?一定要客观分析 今年前160大概是347,140名是353。出线前,有说1.2倍,大概160的,有说年年扩招,今年也是180多,会放200人的,也有说复试是按140+70(非全)再*1.2放人复试的;还有(180+70)*1.2放的,你说你信哪个? 很多340的同学很可惜的,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进复试,根本没准备,一出线了慌慌张张才开始,这复试逆袭真的就很难了。至少如果我自己考340,知道排250名左右,肯定不会准备的 友情链接 21考研961常见问题(复旦软院397大佬) 复旦大学2020考研机试题-编程能力摸底试题(A-E)(复旦软院学硕复试93分大佬) Q&A: 有问题请私信我csdn,我会将Q&A更新在csdn的正文下方,王道本文不会维护。一个是维护修改成本太高,第二个是我发完本文应该不会怎么看王道论坛了,请见谅 Q:老哥觉得学软工之前需要去系统学一下java么 还是有个面向对象思想就ok了 A:不太需要,软工这个课还是需要实际编程经验才能理解的,如果经验不太够的话,短时间没法补, 所以不建议为了软工,系统学java。软工这个课需要理工科+文科的学习方法,男女混合双打。 当然了,最低线的是看懂代码,如果代码都看不懂是得学学java的基本语法
本网页所有视频内容由 imoviebox边看边下-网页视频下载, iurlBox网页地址收藏管理器 下载并得到。
ImovieBox网页视频下载器 下载地址: ImovieBox网页视频下载器-最新版本下载
本文章由: imapbox邮箱云存储,邮箱网盘,ImageBox 图片批量下载器,网页图片批量下载专家,网页图片批量下载器,获取到文章图片,imoviebox网页视频批量下载器,下载视频内容,为您提供.
阅读和此文章类似的: 全球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