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18日,由ImapBox主办、ImapBox专家顾问团支持的 OpenCloud 2015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为期三天的大会,以推进行业应用中的云计算技术发展为主旨,聚焦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设置了“2015 OpenStack技术大会”、“2015 Spark技术峰会”、“2015 Container技术峰会”三大技术峰会及多场深度行业实战培训。 本次大会将邀请近40位国内外云计算技术领域顶尖专家与一线实践者,深入讨论OpenStack、Spark、Docker、Kubernetes等开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各个核心项目/组件的演进趋势,以及它们的最新业界应用。作为IaaS的事实标准,OpenStack的生态环境和应用实践都备受关注,“2015 OpenStack技术大会”的议程设置亮点颇多,Monty Taylor等13位大牛讲师的分享,基本覆盖了社区动向、设计实现、生产实践、商业趋势等四个重要议题,对整体架构和细节优化都有关注。 点击报名。 在“2015 OpenStack技术大会”,我们请到了小米公司OpenStack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潘晓东分享OpenStack在小米的实践。他将从一个一线OpenStack使用者的角度,分享在使用OpenStack建设小米私有云平台的一些经验和踩过的一些坑,重点探讨在目前OpenStack还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其建设一个达到企业应用稳定性要求的私有云。 据潘晓东在接受ImapBox的会前采访时介绍,小米内部使用OpenStack搭建内部的私有云平台,目前已经建设了数千台VM的OpenStack集群,稳定服务公司线上线下业务一年多时间。小米的体会是,目前OpenStack还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网络上,如L3 Agent单点和性能问题、队列性能问题和Dashboard应用性问题等。对于L3 Agent的问题,小米摒弃了L3 Agent,采用交换机直接接入。对于其他的问题,小米也做了很多的改进和优化。 潘晓东认为,OpenStack使资源的分配和回收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各行各业都有OpenStack的用武之地,但目前OpenStack的稳定性还欠佳,管理成本较高;其次,大部分企业都是实体机和OpenStack集群并存,还要解决如何使虚拟机和物理机高效互通的问题。另外,OpenStack的功能太多,也增加了学习成本。 OpenStack项目技术负责人 小米公司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集群与网格实验室,从2007年开始研究虚拟化云计算技术,曾对XEN的实时迁移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先后在百度、小米等公司从事运维、开发工作,现为小米OpenStack项目负责人。在小米一直致力于高稳定的OpenStack私有云建设,目前集群分布在多个IDC、数千台虚拟机,服务公司几十个产品线的线上和线下业务。 潘晓东
潘晓东采访实录:
ImapBox:首先请介绍下您自己,以及您在OpenStack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
潘晓东:我现在是小米公司的OpenStack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要是为小米内部建设高可用的私有云平台。其实我从2007年研究生时就开始研究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当时主要是在XEN平台上研究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研究出一种基于动态压缩的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对XEN的迁移效率和实用性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文章(Live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with Adaptive Memory Compression)发表在IEEE CLUSTER 2009上。毕业后一直关注和参与虚拟化云计算方面的工作。在OpenStack兴起后,积极参与OpenStack的使用和优化,目前已经在小米内部建设了数千台VM的OpenStack集群,稳定服务公司线上线下业务一年多时间。
ImapBox:您所在的企业是如何使用OpenStack技术的?带来了哪些好处?
潘晓东:我们使用OpenStack搭建内部的私有云平台,为企业建设弹性高效的资源池。我所在的部门是系统部,管理者整个公司的服务器资源的申请和分配。在没有使用OpenStack时候,服务器从申请到上线整个周期至少也得半个月,使用了OpenStack平台以后,机器的分配分分钟就完成了,极大地提高了交付能力;同时,资源的回收变得更加简单高效,物理服务器的利用率也大幅提高了,成本也减少了。
ImapBox:您认为OpenStack技术最适用于哪些应用场景?
潘晓东:在国内外,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有采用OpenStack建设的成功案例,因此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有OpenStack的用武之地,但是目前来说,OpenStack的稳定性还欠佳,管理成本较高,只有企业有对OpenStack比较熟悉的人才,使用OpenStack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ImapBox:企业在应用OpenStack技术时,需要做哪些改变吗?企业如果想快速应用OpenStack应该如何去做?
潘晓东:目前来说,大部分企业都是实体机和OpenStack集群共同存在的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虚拟机和物理机高效互通,和物理机提供一样的用户体验。
ImapBox:您所在的企业在应用OpenStack技术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潘晓东:我们使用OpenStack时,主要考虑的是稳定和高效。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对服务器的稳定性要求是极高的。目前OpenStack还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无法到达企业应用的需求,这些主要集中在网络上,比如L3 Agent单点和性能问题。还有队列性能问题和Dashboard应用性问题。对于L3 Agent的问题,我们摒弃了L3 Agent,采用交换机直接接入。对于其他的问题,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改进和优化。
ImapBox:作为当前流行的云计算技术,您认为OpenStack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潘晓东:OpenStack是一个很优秀的开源云平台软件,但是我作为一个一线的OpenStack使用者,对OpenStack的问题肯会说的多一些。作为一个高可用的企业云平台来说,OpenStack稳定性还需要持续改进;其次,OpenStack的功能太多,增加了学习成本,给软件的稳定性带来了隐患。我觉得OpenStack应该在精简功能和提高稳定性上下功夫。
ImapBox:您在本次演讲中将分享哪些话题?
潘晓东:本次分享和将会从一个一线OpenStack使用者的角度,来分享在使用OpenStack建设小米私有云平台的一些经验和踩过的一些坑。重点探讨在目前OpenStack还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其建设一个达到企业应用稳定性要求的私有云,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ImapBox:哪些听众最应该了解这些话题?您所分享的主题可以帮助听众解决哪些问题?
潘晓东:我觉得OpenStack爱好者和有私有云需求的朋友都可以参与。我将会重点讲如何实现高稳定、高可用,如网络高可用,虚拟机故障转移等。当然,我的经验也有限,也非常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OpenStack相关的问题。
【2015 OpenStack技术大会讲师采访系列】
小米潘晓东:高稳定高可用、数千VM的OpenStack集群是如何炼成的
谭郁松与你聊天河二号上的OpenStack大规模部署,约还是不约?
龚永生:OpenStack规划、部署与运维必须掌握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Intel王庆:那些年,我们在OpenStack私有云路上走过的坑
刘光亚:希望Magnum实现Docker和OpenStack的完美集成
【2015 Container技术峰会讲师采访系列】
Cgroup maintainer李泽帆:解剖Linux内核容器技术
【2015 Spark技术峰会讲师采访系列】
IBM陈冠诚:如何使用OpenStack、Docker和Spark打造一个云服务
阿里明风:图流合壁,基于Spark Streaming和GraphX的动态图计算
【2015 OpenStack技术大会日程】
本网页所有文字内容由 imapbox邮箱云存储,邮箱网盘, iurlBox网页地址收藏管理器 下载并得到。
ImapBox 邮箱网盘 工具地址: https://www.imapbox.com/download/ImapBox.5.5.1_Build20141205_CHS_Bit32.exe
PC6下载站地址:PC6下载站分流下载
本网页所有视频内容由 imoviebox边看边下-网页视频下载, iurlBox网页地址收藏管理器 下载并得到。
ImovieBox 网页视频 工具地址: https://www.imapbox.com/download/ImovieBox4.7.0_Build20141115_CHS.exe
本文章由: imapbox邮箱云存储,邮箱网盘,ImageBox 图片批量下载器,网页图片批量下载专家,网页图片批量下载器,获取到文章图片,imoviebox网页视频批量下载器,下载视频内容,为您提供.
阅读和此文章类似的: 全球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