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pbox邮箱云存储,邮箱网盘
斯诺登曝光美国“老大哥”监听全球,让《1984》这本经典名著重新被人关注。
奥巴马和辛格的故事似乎告诉人们,想要安全,要么用高科技武装自己,要么就彻底远离这些玩意儿。
“紧张”局势 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盟友放心,美国现在没有监听,将来也不会监听。 面对默克尔的质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顾左右而言他:“美国现在没有监听默克尔的通讯往来,将来也不会监听”,但不愿回答过去是否这样做过。
美国驻德大使馆大不远处就是德国议会大厦,大使馆楼顶的“白盒子”被指是安放监听设备的地方,诡异的是,美国驻各国大使馆似乎都有这样的“白盒子”。
马德里 莫斯科 北京。
“朋友之间从事监听活动,那是绝不应该的。” ――德国总理默克尔
从斯诺登事件开始,美国NSA监听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这一次监听其盟友德国却让其丑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监听丑闻进一步发酵,甚至涉及到全球三十多个政府首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国竟然在各国大使馆楼顶安装秘密监听装置,并将间谍人员扮成外交官,大摇大摆从事监听。
似乎印度总理辛格是最明智的,他不用手机,不发电子邮件,躲过了美国监听。而美国监听引发的后果之一则是,被害国纷纷加强情报收集,不惜以侵犯民众隐私为代价,变得像美国一样让讨厌的监听大行其道。
德总理手机遭监听 美政府谎言难圆谎
在德国首都柏林,如果说要找一个外国大使馆的理想之地的话,那肯定非“巴黎广场”莫属。从“巴黎广场”到德国国会大厦仅有数步之遥,而同在“巴黎广场”的美国大使馆,也就在距离德国国会大厦不远处,从美国大使馆的门口直接可以看到德国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
默克尔被美监听10年
2008年,美国启用德国首都柏林这个宏伟的新使馆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前总统老布什前来剪彩;德国总理默克尔到场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从那时候起,每当美国外交官接到高层访客时,他们会一起踱步到楼顶天台,从天台上看,德国宏伟的议会大厦和美丽的蒂尔加滕公园尽收眼底,甚至还可以瞥见总理官邸。
这里是联邦德国的政治核心,数万亿欧元的预算在这里敲定,举足轻重的政策法规在这里出台,无数将士从这里被派往前线。这是外交家的理想场所,也是间谍们的得意之地。
要不是斯诺登再爆新料,这个德国首都的政治核心似乎平静如水。然而一切都在悄然潜滋暗长――“手机控”默克尔已经被监听10年了。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通过采访情报官员,评估美国国安局(NSA)泄漏出的内部文件以及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来自前NSA国防项目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在德国首都的外交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推动德美两国友谊。相反,美国驻德大使馆是间谍的老巢。从大使馆的天台上一个特别的位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NSA可以大摇大摆地监控大批德国政府部门的手机通信。证据表明,位于“巴黎广场”的这个情报机构最近盯上了默克尔使用最多的那部手机。
各国反对声空前响亮
从斯诺登事件开始,NSA监听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这一次其监听丑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严重威胁到德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过去几周来,德美关系也出现严重紧张局势。
据悉,默克尔得知消息后致电奥巴马,措辞强硬。而据一家名为YouGov的民调机构调查发现,62%的德国民众赞成她对美国的严厉反应,25%的人认为还还应该再强硬一点。德国外长接着用对待恶棍国家的方式,召见美国驻德大使约翰・埃莫森,严厉交涉。
在前往布鲁塞尔参加欧盟领导人峰会前,默克尔对手机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一事做出回应:“朋友之间从事监听活动,那是绝不应该的。”
此外,NSA丑闻进一步发酵,美国监控35国首脑电话的消息曝光后,各国更是表达强烈谴责的同时,已经采取了应对行动。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民众和微软谷歌等公司反对监控的声音也空前响亮,让以谎言来弥补谎言的美国政府无法招架。
间谍扮作外交官 使馆楼顶设机关
为什么美国可以长驱直入,监控如此多的国家,甚至长达10年而不被发现?
《明镜周刊》的报道称,2010年NSA一份“最高机密”级文件显示,一个名为“特别搜集服务” (SCS)的组织在全球80多个地区运作,其中有19个地区在欧洲。
SCS在德国有两个基地,一个在柏林,一个在法兰克福。《明镜周刊》称,美国在德国设立两个间谍基地本身就不同寻常,再加之,德国这两个基地都配备了最的装备和最精干的人员。
SCS团队主要以美国大使馆和美国领馆做掩护,在这些地方,他们以外交官的名义工作,享受特殊待遇。在这样的掩护下,他们能够畅通无阻地监视、窃听,不担心被抓到。
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大使馆窃听都是违法的,但这正是SCS干的。根据另一个秘密文件,SCS用其精密的窃听器材“作案”,这种器材可以拦截并破解各种通行的通讯:手机信号、无线网络和卫星通信。
SCS用相同的技术遍布全球,他们可以窃听到手机信号,同时定位他们感兴趣的人。其中一个被SCS使用的天线监听设备被美其名曰“爱因斯坦”。根据泄漏出来的秘密文件,SCS将其这个技术设备伪装得非常巧妙。
这种监听装备通常装在大使馆楼顶,通常用一些屏障或其他建筑掩盖这些器材。柏林的情况也正是如此。《明镜周刊》采访英国著名调查记者邓肯・坎贝尔让其解读美国大使馆的监听装备,坎贝尔称,美国大使馆楼顶窗户状的缺口很可能就是装备的安置地点。
这个窗户状的地方没有贴瓷砖,而是用“非传导性”材料装饰,并将其油漆得和周围砖石颜色一致。这种材料可以让最微弱的无线电信号透过,而窃听设备就在这些特殊材料做成的房间里,坎贝尔称。
美国媒体30日援引以色列专家分析称,美国驻各国的大使馆楼顶都有一个白盒,“里面隐藏了非常先进的窃听装置,”“‘白色立方体’实际上是这些使馆的附加建筑。如果《明镜周刊》的发现是真实的,那么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装置就遍布全世界。”
“手机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是出了名的“手机控”,因此获得了“手机总理”的雅号。有媒体报道,默克尔从事许多外交活动都手机不离身,她甚至在正式场合发表演说时忘记关掉自己的手机。
对于默克尔来说,手机是她权力的载体和工具。她不仅用手机领导她的党派,还用其处理大量政府事务。默克尔用手机之频繁,甚至引发了今年早些时候的一场争论:到底是否该把她的短信作为行政执行行动的一部分归档。
手机遭监听,愤怒归愤怒,但对“手机控”默克尔来说,旧号码还是要用的。据报道,截止到10月27日,默克尔还在使用被窃听了的号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只有非常机密的通话才会转用安全线路。
“如果我们要求所有人在飞行时一丝不挂,那么,商业飞行的安全性肯定会有提升。但是我们还是允许乘客穿衣服,因此会带来些许小风险。同样道理,在安全领域不断扩展的今天,是时候停一停,去检视一下是否存在让步的空间;而不是仅仅因为我们有能力,就一意孤行。”
――《纽约时报》评论
没有要求监控德国 但想监听总有理由
据报道,窃听盟国领导人并不是美国需要优先处理的要务。根据“国家情报优先框架”,与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组织成员相关的信息、巴基斯坦和朝鲜核武器的下落,还有伊朗核专家的对话,都属于最紧急的情报议题。
仅次于这个级别的,是和俄罗斯或伊朗等非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或经济状况有关的问题。“国家情报优先框架”是经美国总统批准的一个框架结构,会定期更新。
这个优先级监控名单分国家和项目,形成了一个全球监控的表格示意图:表格可看出不同国家的不同情报目标;这个情报收集的重要程度等。
美国情报机构会根据该框架列明的方针来决定自己要为某个目标动用多少人力和资源,每个目标都被分配了从1到5的编号,5级是最低的优先级别。
表格上其中一个监控项目是“领导意图”,即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的目标。在图表上,墨西哥和巴西分别在这个项目上获得标记为“3”。
德国也在美国这个监控名单上,据悉美国情报机构主要对德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两项都标记为“3”),以及其先进的武器系统,还有其他一些项目(标记为“4”)。在“领导意图”一项却并没有选择。所以,根据这个列表,似乎并没有要求默克尔要被监控。
原因1 安全考虑 911恐怖分子曾住德国
911之后,美国迅速通过《爱国者法案》,给NSA以扫荡电话和网络数据的权力。然而,德国又没参与恐怖袭击,那美国又为什么要监控德国呢?
事实上,如上所述,美国情报机构的文件上也的确没有要求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但前NSA雇员托马斯・德雷克却认为这并不矛盾。“2001年,911事件之后,德国成为美国在欧洲首要的情报目标,”托马斯・德雷克称。美国政府不信任德国,因为参与911事件中一些恐怖分子(飞机驾驶员)曾在德国汉堡居住过。证据表明,NSA当时成功跟踪了默克尔一次,随后便陶醉其中,德雷克称。“NSA行事的座右铭一直是监视越多越好,”德雷克补充说。
原因2 经济考量 德未来政策影响美国
除了基于安全考虑之外,NSA的任务还在于找出能够帮助美国外交人员和商业代表应付未来谈判的政策信息,同时,也要掌握如德国这样的经济巨头未来可能会做出的经济政策。
据美国媒体分析,默克尔的决策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外交、国防和海外经济政策。
默克尔的中间偏右基督教民主党刚刚赢得大选,她要拉拢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她选择的政党可能将其政策带到不同的方向,拿与美国反恐合作为例,也许新的联合政府可能削弱默克尔对北约国家阿富汗政策的支持。
原因3 显示能力 美国自我表现过了头
而据《纽约时报》分析,美国之所以像上瘾一样监视他国,包括其盟友德国,是因为“有这个能力”。
文章讽刺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发布微博,内容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有意思的电话内容;或者在YouTube上面公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洗澡唱歌的视频短片。”“五角大楼可以派无人机飞临巴黎上空,朝高级餐厅扔麦当劳巨无霸汉堡;这么做,就是为了显示出我们有这个能力。”
分析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行径怨声四起,这其实是在提醒美国高级官员们,其实他们自己就在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他们做过了头,做了很多事情,原因仅仅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
美国监听丑闻曝光时间轴
●11月1日 NSA被曝监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总部
●10月30日 NSA被曝监控全球80个地区,北京、上海、成都、香港等亚洲城市榜上有名
●10月28日 NSA被曝监控西班牙用户的电话、电子邮件和短信,遭监控的电话通话达到了6000万次
●10月27日 媒体曝光德国总理默克尔自2002年就被列入NSA监视名单
●10月25日 媒体曝光英美情报机构大规模窃听意大利电话和网络
●10月24日 NSA被曝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35个世界政要电话
●10月20日 NSA被曝监听法国公民电话,监听法国驻美国和联合国外交官
●9月6日 NSA被曝破解大量互联网加密技术,进行全球窃听
●9月1日 NSA被曝监听巴西总统罗塞夫电话和邮件,并收集墨西哥总统捏托的通讯情报;收集大量巴西人的电话录音和电子邮件内容;监听巴西矿业和能源企业
●8月1日 俄罗斯批准斯诺登入境避难
●6月17日 媒体曝光2009年伦敦G20峰会间,英美情报机构曾窃听与会代表
●6月12日 NSA被曝监控中国大陆和香港电脑;收集香港居民短信资料
●6月9日 斯诺登在香港接受《卫报》采访,向记者提供泄密文件
叫板美国以色列有实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于强国来说,不缺钱,不缺技术,似乎有条件为所欲为。但有没有其他国家监听美国呢?
《华盛顿邮报》日前称,有,但大部分国家没有美国的技术和资源,根据斯诺登泄漏的预算文件,2013年美国砸108亿美元用于情报收集。全球范围内,能和美国情报部门匹敌的只有英国的国家通信总局(GCHQ),根据斯诺登泄漏的文件,GCHQ和美国在工作上走得很近。
美国的盟友以色列被认为是可以威胁到美国情报人员的反间谍国家之一。美国在以色列的间谍人员和外交人员曾有电话被窃听,情报收集工作受到中断。美国甚至怀疑以色列安全部门闯入连续几任中情局(CIA)局长家,对敏感设备动了手脚。
“(这是斯诺登泄密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像印度这样的政府正好做了最坏的选择,不惜突破侵犯人权的底线。”
――印度一家社会团体人士苏尼尔・亚伯拉罕
防范 奥巴马:我手机超牛
据美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身为“世界警察头子”的奥巴马监控各国首脑,惹来一身骂名,那么他本人为什么没有被监听?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黑莓手机。
奥巴马曾被称为“黑莓总统”,竞选期间黑莓不离手,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选票。
上任后的奥巴马也曾一度坚持将黑莓留在白宫,但因为黑莓手机达不到美国国家安全局认证标准,他最终不得不换上美国国安局为其打造的特制手机。
2009年,迫于奥巴马的“黑莓”情结,美国国安局开始为奥巴马打造一款“最高机密黑莓手机8830”,据称可以防堵任何黑客、窃听及间谍渗透。
据报道,奥巴马现在使用的手机是通过了美国国安局安全认证的PalmTreo750,WindowsCE操作系统,手机名叫Sectéra Edge。美国国安局耗资1800万美元赞助了一个开发保密型智能手机的项目,这个总统特制手机就是项目成果之一。
这款手机可以加密数据流和语音电话,可以任意切换到美国四家全国性手机运营商中的一家。语音通话使用SCIP加密协议,可连接SIPRNet机密网络,这一网络是只有少数美国人可以连接的一个秘密的、受控的互联网,是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用来存储和传输秘密文件的网络,只有拥有机密以上级别的人才有访问权。而且,只有奥巴马使用的这款手机和美国国安局赞助打造的另一款Guardian手机能够上这个网。
除此以外,这款手机还可以切换成普通模式,只要按下设定的按钮,就可以在“机密”和“非机密”系统之间切换。每个系统都有单独的应用程序、数据和语音呼叫资料。因此,奥巴马也可以用它处理私人业务。
辛格:我不用手机
NSA广泛监听盟友的报道,令一些自认为与美国关系牢固的国家领导人感到严重不安。不过,至少有一位努力增进与美国关系的国际政治家,对美国窃听活动在全球引发的怒火漠不关心,他就是年过八旬的印度总理辛格。
在一个手机比厕所还要多的国家,这位印度总理多年来一直避免使用私人手机。正是这种个人风格让他免受这场窃听风暴的影响。
辛格没有手机。他更青睐老式的通话方式:固定电话。他也不用电子邮件。辛格毕业于牛津大学,是位经济学家,他在1991年作为财政部长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被普遍认为启动了印度的市场经济改革。
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海外监听的报道震动了世界各地的政府,特别是有消息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被监听了10年之久。
默克尔大量使用手机,为监听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辛格不用手机如今看起来非常明智。
辛格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他有高科技可用,但他不用。他没有私人手机,也没有私人电邮。他只使用固定电话。那比较安全。”
印度有12亿人口,其中约65%在35岁以下,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手机市场之一。印度有近9亿个活跃手机号,尽管分析师称许多手机用户有多个手机号。
尽管辛格自己不上网,但他的办公室正忙着宣传他的社交媒体账号。辛格办公室代表辛格本人积极更新他的“推特”。辛格有逾80万粉丝,而且已将多个山寨账号赶下线。
辛格身边还有许多使用手机的助手,不过,据说他不会借用助手的手机通话。上述发言人表示:“我从未见过他用手机通话。”
影响
信任崩盘 “老大哥”国家兴起?
此次美国监控多国首脑电话的消息曝光后,各国政府在表示强烈谴责的同时,已经采取了应对行动,各种反监控纷纷走马上台。
“我们正在讨论加强反情报力量,”一名德国高级安全官员说。现在已经有100名职员负责反情报工作,政府希望能够将人员翻番。
巴西总统罗塞夫宣布,巴西政府将建立一套安全电邮通讯系统,以抵御美国及其他国家对巴西官方通讯的监控。墨西哥内政部长米格尔・奥索里奥・钟表示,墨西哥总统恩里克・佩纳・涅托下令详尽调查美方对其国家高级官员的间谍行为。
而其中一些国家借机扩大政府权限,不惜侵犯隐私,不折不扣地朝“老大哥”式的国家迈进。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印度日前正在不遗余力地大建大众监控系统,有批评认为这是“印度的棱镜计划”。
这是斯诺登泄密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印度一家社会团体“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苏尼尔・亚伯拉罕称,“像印度这样的政府正好做了最坏的选择,不惜突破侵犯人权的底线。”
虽然印度总理辛格不使用手机或邮件,但许多印度人用。从今年12月印度计划禁止用任何个人电子邮箱处理公事,必须使用政府电子邮箱。
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坐起来并不容易,根据BBC的调查,许多印度人偏爱使用Gmail或雅虎邮箱,而不是官方邮箱,因为官方邮件系统经常瘫痪。
反对者最大的担忧在于,这个大众监控计划政府过去几年已经在铺设。其“中央监控系统”(CMS)让安全部门可以听取并录音全印度人的私人通话,并进行跟踪。届时,这个计划将成为现在美国NSA监控的样子。
仿效美国的间谍计划,印度政府也称这个监视系统是为了防范恐怖分子以及其他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人。但由于缺乏更多的信息批露,民众将对这个计划心生恐惧。
知多D
“老大哥在看你”
“老大哥”的说法来源于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1949年写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
小说中政府通过全面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书中一句名言“老大哥在看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让“老大哥”成为集权政府的代名词。
而斯诺登引出的“棱镜门”事件强烈地触动了美国民众的神经,引发民众对于政府侵犯个人稳私、侵犯个人自由的极大担忧,就在“棱镜门”曝出后的几天内,《一九八四》销量一路飙升,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
阅读和此文章类似的: 全球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