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布式系统中,围绕着CAP理论,主要关注点就是复制,一致性,容错性。 复制 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和高可靠性,通过复制的方式,让数据在系统中存储多个副本。以服务实例多副本为例,当一个服务发生异常时,客户端就直接调用其他正常的副本。如下: 服务A有两个副本,分别为副本1和副本2。当客户端调用服务A时,如果服务A发生异常无法调用,此时,客户端调用副本1或者副本2,这样就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 可以就这么认为,每个服务实例发生异常是无法避免的。例如,因为内存错误,第三方中间件挂掉了,甚至服务器停电等原因造成服务器宕机。或者,因为消息丢失,消息乱序,或者网络包数据错误造成网络异常等等。 一致性 在数据的复制中,由于存在多个数据副本,就会存在主数据与副本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在同一份数据的副本中,一般有一个副本为主副本,其他的备副本。在数据的复制过程中,复制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如下: 容错性 分布式系统中,集群的规模越大发生错误的概率就也大。一般,分布式系统发生异常时,都能够自动容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 CAP理论 CAP理论是Eric Brewer教授提出的,分别是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Tolerance of network Partition),三者不能同时满足。CAP三者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来理解: 在分布式系统中,是必须要求系统能够自动容错的,所以,必须满足分区容错性。因此,一致性和可用性就需要根据系统需求二选一了。 AP模式 如图,在服务B向Eureka2注册成功后,此时,Eureka2还没向Eureka3复制成功就挂掉了,此时,在Eureka的服务注册与发现中心集群中造成了数据不一致。当服务A通过服务注册于发现中心集群通过Eureka3来拿服务B的地址时,就无法拿到。 CP模式 如图,在服务A向zoomkeeper集群注册时,写请求会被转发到Leader节点(zoomkeeper1),此时,Leader节点写入成功后,会通知 zoomkeeper2和zoomkeeper3节点进行复制,并且复制成功了才会向服务A返回注册成功的状态。此后,服务B通过集合获取服务A的地址,无论从哪个节点都能获取服务A的服务地址。概述
CAP使用场景
本网页所有视频内容由 imoviebox边看边下-网页视频下载, iurlBox网页地址收藏管理器 下载并得到。
ImovieBox网页视频下载器 下载地址: ImovieBox网页视频下载器-最新版本下载
本文章由: imapbox邮箱云存储,邮箱网盘,ImageBox 图片批量下载器,网页图片批量下载专家,网页图片批量下载器,获取到文章图片,imoviebox网页视频批量下载器,下载视频内容,为您提供.
阅读和此文章类似的: 全球云计算